在汉寿县丰家铺镇荆竹村,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追光者:他双腿残疾,却用意志丈量公益之路;他身患重病,却以信念点燃爱心之火。
他叫贺武科,一个用行动诠释“生命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的普通人。
出生仅三天,命运就给了贺武科沉重一击——新生儿败血症夺走了他行走的权利,脱髓鞘脑病更让他常年与药物为伴。但轮椅和药片从未禁锢住他向上生长的力量。
2018年冬天,看着村里贫困户的冬笋滞销在山里,他心里急得冒火。
“不能让好东西烂在地里!”他拖着不便的双腿,挨家挨户统计产量,联系湖南省华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平台,在村里发起“电商扶贫冬笋义卖”活动。
那段时间,他每天趴在电脑前回复消息到深夜,手指磨出厚茧也顾不上休息。
最终,一万斤冬笋销售一空,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,《常德日报》的报道里,他坐在轮椅上打包冬笋的身影,成了寒冬里最暖的风景。
展开剩余66%2020年春节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。汉寿县招募抗疫突击队时,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,贺武科第一个报了名。
“我跑不快,但我能守住卡口!”不会开车的他,每天凌晨五点起床,辗转搭乘三趟车赶到执勤点,从早上八点站到傍晚六点,一站就是一个多月。
春寒料峭里,他裹着厚重的棉衣,用冻得发紫的手登记信息、测量体温,有人劝他休息,他总是笑着摆手:“我多守一会儿,大家就安全一分。”
那年5月,共青团汉寿县委将“优秀志愿者”证书送到他手上,红本本映着他眼里的光。
2022年疫情反复,他再次冲上一线。
太子庙高速路口的车流中,总能看到他拄着拐杖忙碌的身影。
清晨六点半搭客车出发,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防护服里的汗水浸透衣衫,护目镜在脸上勒出深深的红痕。
一次执勤时不慎摔倒,手背擦得血肉模糊,组长强行让他休息,他却偷偷撕下纱布又回到岗位:“疫情不退,我不撤!”
这股拼劲,让他先后获评“汉寿好人”“常德市最美文明实践志愿者”。
“若他人需付百倍力,我愿倾尽三百倍!”这是贺武科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这些年,他获得过湖南省残联“最佳故事励志奖”,带领村民通过电商增收,在抗疫一线守护家园。
有人问他累不累,他指着胸口说:“这里热乎着呢!”
轮椅碾过乡间小路,留下深深浅浅的辙痕,那是他用生命书写的答卷——不能奔跑,但绝不停步;身陷泥泞,却心向朝阳。
如今,在汉寿县的公益活动中,总能看到贺武科的身影。
他说:“我只是个普通人,做着普通事。”
可正是这份“普通”,让无数人看到:真正的强大,不在于身体的健全,而在于精神的挺拔。
这个逆风奔跑的追光者配资实盘排名一览表,正用自己的微光,照亮更多人的路。
发布于:湖南省旺鼎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